主角光环[快穿] 第159节

作品:《主角光环[快穿]

    真正令赵承玮断绝大位,淑贵妃美梦破碎,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市井之间的流言,很快就传到了梁安帝耳中,而这已经是淑贵妃和五皇子一系势力努力压制的结果了。而早早得到消息的官员勋贵,不论怀着什么心思,都不会傻得主动在陛下面前提起此事。
    做皇帝的人,尤其是梁安帝这种性子,是绝不会怪到自己身上的。
    事到如今,更不会提自己禁不住美人的诱惑,没能把持得住,直接宠幸了郑姝,才令事情落到这般尴尬,自己堂堂君王,成了市井百姓口中的闲话谈资。
    梁安帝知道流言堵不如疏,禁是不可能禁得住的,只能下令彻查流言的源头,加以惩治罢了。
    贤妃娘家的人还有其他下场浑水摸鱼推波助澜,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,处理得也很干净。皇城司的人查了两天,最后查到郑家头上,因为他们家的下人到处张扬郑婕妤得宠一事,还开始作威作福起来。
    梁安帝直接革去了郑姝父亲的五品官职,饶是郑婕妤跪在宫门前,哭得梨花带雨也没用。
    郑姝自以为得宠,无人能及,但先前她对赵承玮‘眉目传情’,再加上这次郑家非议皇室一事,就足以梁安帝冷落她了。
    被禁足在暖玉阁,自怨自艾的郑姝,还不知道淑贵妃现在活撕了她的心都有。
    淑贵妃甚至都后悔,在郑姝刚被梁安帝宠幸时,哪怕拼着毁了在陛下心目温柔体贴的良好形象,也要一碗毒药灌死郑姝,解除这个后患。而不是变成现在天大的祸事,一招不慎就足以令五皇子被陛下厌弃。
    她也知道京中流言生起有很多人在其中插了一手,宫里故意与她作对的贤妃,宫外还不知道有多少魑魅魍魉。
    经历过多年大风大浪的淑贵妃冷静下来,知道现在弄死郑姝也没什么用了,流言已经传了出去,郑姝要是死了,陛下第一个怀疑的就是她,会认为她为了保住儿子的名声,下手残害宫嫔。
    那么她努力多年在陛下心中积累的爱重信任很可能就会化为乌有,到时候才是真正的墙倒众人推了,淑贵妃不敢去赌这个可能。
    这个时候,也不能让五皇子进后宫了,否则陛下相信的就不是他来拜见她这位母妃,而是与后宫妃嫔有私。淑贵妃只能让心腹去五皇子府上传信,让他在府中‘静思及过’,尽力表现孝心,向外界表现清者自清。
    此时在府里的赵承玮也是脸色难看的很,先前有意接受他示好的一些老臣,这几日就变得与他疏远起来了。
    从龙之功人人都想要,毕竟那可能是未来几十年的荣华富贵,但是见到作为板上钉钉太子人选的五皇子,竟牵扯到这种风流韵事中,要是别的姑娘也就罢了,但却是被陛下纳入后宫的新宠,却是实属罕见,这岂不是与陛下争女人。
    他们当然不敢妄言陛下为老不尊,处事不当,那有错的自然就只有五皇子赵承玮一人了。
    光一句德行有亏就足以令他远离皇位了。在陛下还未明确表态之前,这些官员哪里敢和五皇子亲近。
    淑贵妃的话传过来,府上幕僚门客也都劝五皇子依贵妃娘娘之言暂且忍耐一段时间,如今那么多双眼睛盯着陷入非议之中的五皇子,一动不如一静,多做多错,最好就是做出闭门‘谢罪’之状,来降低流言对五皇子的中伤影响。
    贵妃娘娘在宫中经营多年,又执掌凤印,是没那么容易倒下的,等风声过去了再由贵妃娘娘在陛下面前示弱哭诉几句,效果比什么都好。
    但他也知道,要是母妃也失去了父皇的宠爱,他就真的没机会了。
    赵承玮只能压下所有的怨恨和不甘,老老实实地待在府里做一个乖顺安分的好儿子。
    依母妃和幕僚所劝,赵承玮还上了一份折子,辞去在朝中所领的六部事务。梁安帝微微点头便批准了,还在折子上回了一句命他在府里好好读书,潜心修身养性。
    所表明的态度不言而喻。
    梁安帝也就心情舒畅,见他们安分乖觉,厌恶感也去了大半。若是这个时候还不知趣继续请立太子,梁安帝就不介意让他们尝尝天子一怒,流放三千里的滋味了。
    后宫中郑姝在贤妃的提点,再度复宠。论容貌和取悦人的手段,竟也没有能与她相争的。淑贵妃碍于现在情况特殊,又有出山的贤妃虎视眈眈,只能放任郑姝得宠,等待以后再同她一一算账。
    前朝后宫一时间显得平静又诡异,就在这时,一篇横空出世的文如火上浇油,刹那燎原,迅速席卷朝野内外。
    此文名曰《华清赋》。
    某家有好女,一朝选在君王侧。
    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
    第193章 古代孤女
    晚秋还未过,傅钧却已感受到冬日的肃杀,望着这篇让人在外面抄来的《华清赋》,他微微叹了口气。
    不知道是哪位皇子手下竟有如此能人,才华绝艳,堪称大家,按理说不可能无名无姓,但文风实属罕见,无需华丽辞藻堆砌,平易通俗、明白易懂,且朗朗上口。
    看似是信手编造前朝一段曲折离奇的野史轶事,在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传唱,连六岁小儿都能记住几句,但凡是看过这篇赋的人,都知道其中影射的正是当今陛下,宠妃郑婕妤,还有五皇子赵承玮。
    “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”
    这篇文章最后一句,指的究竟是谁人的憾恨呢。是被逼自缢的妃子,还是幽禁于宫中孤独终老的皇帝。
    当真是字字诛心,锋锐如刀。
    傅钧心里清楚,五皇子已经彻底断绝了登临大位的机会,除非所有的皇子都死完了,陛下选无可选,为了不让自己这一脉凋零,才有可能会传位于赵承玮。
    只凭其中涉及到两个字,兵变,古往今来史书上最惊心动魄,令君王忌惮的这两个字。
    承明殿,梁安帝脸色阴沉得可怕,几乎要凝成冰了,压抑着怒火沉沉道,“谁写的?”
    下首跪着的皇城司统领,“这篇文章并没有署名,也尚未查到是何人所写。”
    此赋只是凭空虚构了一个前朝的皇帝贪图美色夺取儿媳,最后祸国殃民,导致民不聊生造反兵变的故事。但联想到前段时间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,皇城司统领头更低了低,只当自己不懂其中的暗喻。
    “给朕查下去,三日内朕要有个结果。”
    “遵旨。”皇城司统领如蒙恩赦地跪拜后退下,承明殿内死寂的气氛,一众宫人也不敢抬头发出半点动静,怕触怒陛下。
    于情于理,作为一位大权在握的君王,梁安帝都不该为一篇捏造妄议皇家的文章大动怒火,一个握笔的文人,扔进大牢处死就是了。但偏偏梁安帝被激怒到了,看着散落在桌上一片奏章中的那篇文章,梁安帝竟生出了一丝不安和恐惧。
    军中哗变,遭遇逼宫被迫赐死妃子,最后失去权力被尊为太上皇幽禁冷宫。
    这仿佛在预示着他未来的下场。
    赋中的皇帝也同样是励精图治,建立贤明伟业,却晚年凄惨,他败在什么问题上,同为君王的梁安帝不可能不在意。
    喜好美色,耽于享乐,这个恐怕在任何一位皇帝看来都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    对军队皇权失去掌控,才是这位前朝皇帝败亡的原因。正如傅钧猜测的一样,兵变二字引起了梁安帝的深深忌惮,自古君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。
    威胁到他至高无上皇权地位的任何一个人,哪怕是他的亲生儿子,也会是他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。
    而老五有这个能力吗?南宁侯府,北地二十万军,正妃侧妃无一不是妻族强盛,这些难道不够增加老五的势力么,那些请立他为太子的奏章是否也只是冰山一角,若是他真的生出了什么念头。
    梁安帝越想越惊心。
    淑贵妃因为这篇《华清赋》直接晕厥了过去,醒来后立刻脱簪素服去跪在承明殿前请罪,想表明心迹他们母子绝无丝毫怨怼之意,陛下却对她避而不见,还让宫人将她请回重华宫。
    此外别的一句话都没有,见到这样子淑贵妃脸色白了白,心下顿时凉了大半,陛下只怕是彻底不信任他们母子了。
    被搀扶着回到重华宫后,淑贵妃脸孔狰狞扭曲,眼底闪过一道寒光,她无比地确信,是有人要害他们母子。
    这样一篇足以流传天下的文章不可能是仅仅半个月就能做出来的。此文的影响更甚与先前的流言,杀人莫过于诛心,背后之人的用意是要断绝她皇儿继承大位的机会。
    一场禁诗风波迅速席卷了整个朝堂,只因随之而来的,梁安帝就以结党营私之名,贬斥了朝中一大批曾请立太子为五皇子鼓吹的官员,且都是毫不留情地流放边远之地。此外还下了一道口谕,斥责五皇子德行有亏,觊觎储君尊位,禁足于府中一年,不得染指朝中事务。连带着五皇子的正经姻亲南宁侯也受到了责难,罚三年俸禄。
    这道口谕传到五皇子府上时,赵承玮还在执笔写信,还是以鲜血所作,这本是身边谋士给他的出的主意,以情动人表明心迹。
    但当那句“德行有亏,觊觎储君尊位。”的话落下后,一切都毁了,什么都没用了。
    赵承玮面如死灰,狠狠摔掉了笔,落得满桌一片狼藉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谁能想象得到,几月前还风光无限人人称赞的五皇子会瞬间从云端跌落尘埃,被陛下厌弃禁足。
    又有多少人暗中快意,或谋划更多呢。
    能见到淑贵妃有这般下场,她已经心满意足了。至于郑姝,贤妃不傻也同样看出她怕是一枚被利用的棋子,不过郑姝以后的结局怎么样,是被淑贵妃报复害死,还是在这深宫中红颜未老恩先断,她也不关心。
    那些受到牵连贬斥的官员,心中无不后悔押错了注,看着五皇子形势大好结果遭遇横祸,自己也跟着赔了前途。
    五皇子失势,京中另外两位已成年声名不显的皇子却迎来了难得的好时机,多年来平日都没什么存在感,现在忽然被梁安帝想了起来,还赐下不少封赏,那位年近而立的三皇子甚至感恩涕零,在朝臣们面前秀了一把父慈子孝。
    梁安帝也十分受用,虽禁了那篇《华清赋》,但也阻止不了他的君王声誉严重受损,废弃了一个曾经宠爱多年的儿子之后,他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树立新的慈父明君形象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郑家自郑老爷被革去官职后,就成了平头百姓,宫里的郑婕妤似乎也关照不了他们,日子一下子捉襟见肘起来,秋姨娘暗想着,反正还有易家的那笔遗产,绝对够他们撑到娘娘生下皇子出人头地的时候了。
    不久前京中的风雨,几日间大批官员被贬斥流放,也让他们着实心慌了一阵,那禁诗也听了一耳朵,看不懂其中的用意但也有些害怕大祸临头。
    结果祸事没降到他们郑家,也没落在女儿头上,反倒是那高高在上的五皇子狠狠摔了下来。
    秋姨娘心里也得意又高兴,想到那曾经高傲骄矜把女儿踩在脚底下的南宁侯千金,如今还得嫁给一个失势注定与大位无缘的皇子。而她的女儿却已经是宫里得宠的婕妤娘娘,以后说不定还能诞下皇嗣封妃荣耀,后半生肯定比冯萝过得还要好。
    这人的运气啊,还真是说不准。
    秋姨娘得意洋洋地歇下就寝,晚间突然听到外面吵闹声,说着火了。
    郑家不知是何原因着了火,原本寄居在府上体弱多病的易姑娘也就此丧了命。与其一同葬身火海的,还有秋姨娘藏在库房里的易家财宝。
    那位易小姐本就命不久矣,如今香消玉殒也只是稍稍令人唏嘘。
    傅钧倒是派人打听了一声,听闻易小姐的随身侍女倒是还活着,只是早在半月前便放了卖身契,还给了不少钱财,让她到乡下乳母家。许是那位易小姐心善仁慈,不想自己死了还拖累身边人。
    死的默默无闻的易瑕,现在已化身翩翩少年郎,出现在护国报恩寺的禅房内。这么久的时间,萧函体内的毒素已经用真气驱散干净,不仅恢复康健,也有了足以自保的能力。
    一位肤色黝黑眉目深邃的青年,微微犹豫一瞬,抬手问道,“尊驾便是易将军门生,萧函萧公子。”
    对方虽是弱质少年的模样,但沈潞不敢有半点轻忽,这位可是能与他父亲互相传信分析朝廷局势,且缜密过人。那篇传遍天下置五皇子于死地,牵连数十名官员的《华清赋》也很有可能出自于他之手。
    这等轻而易举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,连哪怕年少便上战场杀敌万千的沈潞也为之心惊胆寒,难怪他父亲说,文人杀人不见血。
    萧函对他的来意也是一清二楚,沈潞之父也曾是易家旧部,但因为人作风,在军中与那位向赵承玮投诚的宁远将军黄严并不对付,且颇多龌龊。
    沈家对已逝的易将军有多少旧情,萧函不知道,但他们肯定不愿意看到黄家攀上五皇子这颗大叔,凭借从龙之功荣华富贵,反过来打压报复他们,这也成了萧函与沈家合作的契机。
    在几次交流的信件里,萧函就为他们出谋划策,拉拢其余没有跟从黄严的将士,让沈潞的父亲真正对她信服。
    也才有了陆续后面诸多的事。
    第194章 古代孤女
    冬日难得出一丝阳光,映照进来也令禅房内明亮了几分,茶香氤氲不散。
    萧函漫不经心地审视着眼前略微有些紧张的青年,这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,也没有哪位将军不想出头,看来沈家也在暗中依附了某位皇子,不然她送出的《华清赋》可没那么快引起轰动。
    当然萧函送出去的也不止一份。
    萧函在他们心中早已坐实了易家门生的身份,虽是姓萧,与易家应该没什么血缘关系,但此人锋芒毕露,才华过人,只因易家处境,而愿意尽全力对付五皇子,可见是个重情重义的年轻人。
    沈潞正是奉命想要拉拢萧函为四皇子所用,殿下可是十分看重此人的才力,只是让他父亲来太过引人注目,才遣了他来。
    交浅言深地聊了几句后,萧函既没有完全应下也没有断然拒绝,只道还要考虑考虑,这种奇异的态度反而说服了沈潞,反正人就住在护国报恩寺,又不会跑了,来日方长。
    待沈潞离开后,系统有些不解,宿主好像并不是一个多管闲事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