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2章 471.觉悟太晚
作品:《牛吏》 用人的第一要务是什么?
历史上几种答案,有时是“以德为先”,有时说“唯才是举”,还有只看门第不看人的魏晋标准。
古往今来的帝王们说是这么说,在实际做的时候,首先考虑的就是一个字:“忠”。这是一条底线,用的人得听话,让人放心,否则再有才有德门第高贵有什么用?
你政治上得过硬啊!
就比如曹操,喊的是“唯才是举”,可是却诛杀了三国时期的顶级智囊、王佐之才的荀彧,荀彧立了那么大的功劳,就因为不听曹操的话,反对他自立山头而死于非命。
其实与这个标准最接近的一个词是“任人唯亲”,用自己亲近的人会极大地减少被背叛的风险,因为他们与你的利益是一致的,他们会把你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干,不会偷奸耍滑,“任人唯亲”是一种让人放心的低成本的用人方式。
“任人唯亲”有时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,目前这个时代没有太多忠的概念,否则王莽不会顺利实现和平演变。君择臣,臣亦择君。你任用的人抛弃你没什么心理负担,所以首先要用留得住的人。
刘秀就曾经被人提过建议,说您不要只是提拔南阳人,这样不公平。刘秀表面上虚心接受意见,但实际上该咋办咋办,依旧对身边的南阳人比较垂青,理由就是这些人他托底,用着放心。
刘钰也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,他将最精锐的军队交给了自己的二哥,他身边的牛马吏都官居高位,他的贴身保卫全是王猛和牛得草这些发小,连勤务兵班登都是千石高官。没法子,这些关键岗位只能交给亲信才能放心。
但是刘钰还算是敢于用人的一个,田况、马援、邓奉这些非亲非故的能人都被他放手任用,朝中也还有重要的岗位等待着有才之士。
任用他们也有前提,要不就是双方利益深度融合,已经分割不开,比如田况和马援,这几年来,他们从老子到儿子,领兵的领兵,不领兵的在京做官,家族利益融入国家利益,不太可能有什么别的想法了。邓奉比较来说有点不太托底,不过邓氏家族根在南阳,而南阳已全盘握在皇帝手中,邓奉即使有心,也很难蹦得出去。
但是这个代郡太守闵堪皇帝是真不放心用,因为他还没有归心,要用得时刻担心他会不会什么时候反水,就像上次反水刘秀似的,给他刘钰也来那么一下子。
闵氏的利益全在代郡,长安朝廷没什么能控制他的东西,闵堪属于想走就能走的那种人,到了战役的关键时候,他在后头掐死幽州军团的后路,怎么办?
刘钰将闵堪的奏书放下,掂起旁边的一封奏书,说道:“该他出场了!”
闵堪得到皇帝召见的消息时心情十分激动,这时候召见,毫无疑问,自己的上书得到了皇帝的赏识,闵氏要发达了啊!
必定是陛下要用他为主将,开辟北方战场。若能得到大将军的任命,就可以统领幽州大军出战,则闵氏的势力将溢出代郡,有望成为全国性的大豪族。
什么上谷耿氏,不足为虑,都在大将军脚下发抖吧!
闵堪兴冲冲地入了宫,来到建始殿拜见皇帝,一进门就跪了下去,心里还是止不住地雀跃,可是他伏地半晌,却没听到皇帝的声音。
闵堪的眼睛偷偷地向旁边一瞥,见一双靴子正停在他的头边,一个粗哑的声音在他的头顶上响起:“平邑侯,这奏章你看看吧!”
闵堪抬起头来,看见皇帝正坐在榻上奋笔疾书,根本就没拿眼看他,而他的身边站着宫里的牛常侍,手里捧着一份奏书,正似笑非笑地望着他。
闵堪接过奏书,跪在地上打开,刚看了一半,双手就开始发抖,汗水顺着脸颊和后背向下淌。
原来那奏书竟是弹劾他的,上面一条条一项项列的全是他在代郡的违法行为,什么贪污公中钱物,霸占别人田产,比比皆是,还有两条最要命的,一条是私藏兵甲、豢养死士,不知有何图谋,二是与胡人相勾通,走私战略物资,收纳胡兵,引狼入室。
这些罪状都是有根有据,无可辩驳,但是在北部边郡,类似的罪状几乎每个太守都能被列出几条来。
贪污公款那是做官必备技能,区别只在大贪小贪而已,霸占田产是豪族扩张的必经途径;要不哪有那么多田主心甘情愿地卖房子卖地,好田宅许多都是强买;至于养兵养客自重,没有这些,他哪有资本能安定一郡,在乱世中保一方安宁?勾结胡人更不用说了,在这样的大乱世,中原打成一团,哪个边郡太守敢再得罪胡人?基本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,保持平衡,互通有无,万一被哪个中原势力揍了,还可以将胡人引为外援,有时还要收编胡人雇佣兵,用以加强自己的力量。
这些罪状一列出来,闵堪的心一下子凉透了,毫无疑问这是有人要弄他,皇帝本身也对他不满。因为这些事儿全在皇帝一句话,说是事儿就是事儿,说不是事儿就不是事儿。
他急忙翻到最后,看是谁要把他往死里整,看到名单又吓了一跳,因为这名单有点长,代郡的地方官许多名列其中,为首的名字特别显眼:石鲔。
闵堪心里一股邪火上升,好个石鲔,我拿他当兄弟,他却背后捅我一刀子,等我回去灭了他!
可是他很快就清醒过来,这个形势,他还能回去了吗?能保住命就得谢天谢地了,看看因贪腐被斩首的琅琊将军,那可是随着皇帝一道打天下的故人,何况自己这个降将!
闵堪把帽子摘了下来,免冠请罪,连连叩头道:“臣死罪!”
这些天的疑虑一下子解开了大半,为什么诸侯都回去了,皇帝单单留下他,原来是要收拾他。他还傻乎乎地以为会得到重用,从此飞黄腾达。
真是做了一场好梦。
在闵堪请罪请得额头见血的时候,皇帝终于放下了笔,抬起头来,说道:“卿有何罪?”
还问?这不都写着呢吗?还要让他自己再重复一遍吗?
闵堪干脆伏地泣道:“陛下,臣,臣糊涂啊!臣做了许多错事,可是有一条,臣对陛下一片忠心,绝无二志,臣所养之兵,皆为保国安民,绝无别的图谋!”
贪污受贿都能认,只这一条绝对不能认,搞不好来个灭族。
皇帝道:“你自己说说,朕该如何处置于你?”
闵堪心里一哆嗦,不禁又想起琅琊将军、北海将军,顿时浑身发抖,涕泪并流地道:“陛下,看在臣忠心事君的份上,还求陛下开恩!”
如今他最后悔的是,怎么就一时冲动跑到长安来了?要是在代郡老窝呆着,姓石的敢这么背后捅刀子吗?皇帝能这么拿捏他吗?
可是如今生死操于人手,他只不过是案板上的肉,任由别人宰割了。
皇帝道:“闵堪,你于国家有过大功,朕都记着。朕看着这长安城一年比一年繁华,心中总是在想,这里在的一砖一瓦都有诸卿的功劳,朕要让诸卿青史留名,富贵荣华,荫及子孙。但是,尔等不能忘了本分,不能违反国家法度,要一心为国,戒除贪欲,明得失,知进退。孔夫子尚要一日三省乎已,你也该好好地反省反省。”
闵堪连连叩头称是,汗水流到脖颈也不敢伸手擦一下,最后皇帝说道:“你先回去好好地闭门思过,想明白了再来见朕!”
闵堪出了宫门,狼狈万分,急急忙忙回到馆舍,关起房门,左思右想。
今天唯一的好消息是,陛下没有将这事交给有司发落,而是选择一种类似“私了”的方式,让他回来反省。这就说明这事儿有缓,究竟能不能逃过一劫,就要看他能不能反省到位,合了陛下的心意。
闵堪将自己闷在屋里想了两天,成果就是,想明白了这是一个局,他出了代郡,这个局便开始做,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代郡的官员趁他不在集体弹劾他,甚至老兄弟石鲔都反对他。
那么这个局是谁做的?难道就是石鲔想取而代之?那万一扳不倒他呢?等闵堪回到代郡,石鲔便只有等死的份了。
联想到当时石鲔先与长安朝廷搭上线,先他一步投了诚,可知石鲔在朝中肯定有靠山,这种事儿必定是朝中大佬想弄他,石鲔一个人是没这么大的能量和胆量的。
闵堪左思右想,不知道得罪了哪位权贵,他这是第一次来长安,都不认识几个人,哪有机会得罪人啊!
除了耿氏,难道是耿况父子?
不对啊!当年从背后捅耿弇一刀石鲔也有份,耿氏和石鲔是尿不到一壶里去的。
正当他想破头的时候,忽然听到一个消息,皇帝拜耿弇为骠骑大将军,总领北方幽州征伐之事。
闵堪心里格外不服,同样是幽州投过来的,代郡人口两倍于上谷,同样都有突骑,代郡的份量应该比上谷还重,凭什么他被勒令闭门思过,而耿氏竟然得到重用?
难道就凭耿氏举族迁至长安吗?
还真是,闵堪懂了。